无障碍 适老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2025年,绿美东莞:全域植绿,共绘生态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8-26 16:05:54

2025年以来,东莞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实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植树104.59万株,其中山上造林77万株,镇村“四旁五边”绿化27.59万株,城乡绿化品质和生态效益持续提升。

高位推进  引领生态建设新高度

市政府召开美丽东莞建设推进会,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的令》和年度工作要点,系统部署绿美生态建设任务。市、镇、村三级林长积极开展巡林工作,上半年累计巡林超6000次,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图片8.png

精准发力  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品质

全市完成森林质量优化提升3.59万亩,种植红锥、火力楠、土沉香等乡土树种约77万株,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森林大斑块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千亩以上森林斑块6个;加强红树林生态修复,补植秋茄等红树植物9279株、面积达11846平方米。

图片7.png

城乡一体  铺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乡村绿化方面,种植各类乔木27.59万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新建“绿美小园”590个、绿美商铺512个、绿美巷道314条、发布东莞市美丽庭院健步走路线33条,乡村绿化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绿化方面,新增绿化面积104.81公顷,新建口袋公园133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09个,半年接待游客455.9万人次,举办“公园+”活动约50场,市民绿色获得感持续增强。

图片6.png

协调推进  打造绿美通道网络

我市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城市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工程,累计种植乔灌木约3万株。碧道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碧道36公里,水旁植树约1.1万株,东江碧带(石排镇段)和同沙碧带获评首批省级绿美碧带。

图片5.png

挖掘效益  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全市12个省级绿美点目前已有7个建成开放,日均接待游客约1.3万人次。茶山镇超朗牛过蓢片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活化利用古村落资源,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松山湖科学公园探索“科技+生态”模式,有效增强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自然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上半年举办活动493场,参与人次达4.64万。

图片4.png

提升治理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市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指南,复壮古树18株,推进清溪大王山古树公园建设。林业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立案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17宗。同时,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全面加强,完成548公里防火林带抚育作业设计,大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2万亩和薇甘菊防治1.77万亩项目,扎实开展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工作。森林火灾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开展隐患排查整治245处,出动巡护15.3万人次,加强以水灭火设施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森林防火形势保持平稳。

图片3.png

倡导行动  掀起爱绿植绿护绿热潮

全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858场,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和“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捐资项目86个,累计接收捐款捐物1847.92万元,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图片2.png

科技支撑  为生态建设添动力

市林业局组建12支镇村绿化技术服务队,开展对接服务398次。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上半年全市5个主要造林苗圃累计出圃苗木约100万株,东莞植物园收集、引种植物183种,为绿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1.png

接下来,东莞将加快森林抚育进度,推进镇村绿化美化,持续打造更多“绿美小园”“绿美巷道”等。推动通道绿化美化,抓好高速公路与铁路绿化。持续发动全民参与,完善“林长+”协作机制。稳步推进绿美点建设,打造更多精品绿美点,谋划推进绿美带建设。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培养自然教育导师。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推进病虫害防治,筑牢森林安全防线。让我们共同期待,绿美东莞的生态蓝图在未来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