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东莞:“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美丽庭院”催生“美丽经济”

发布日期:2025-03-20 17:11:53

3月17日,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联合主办的第5期“莞雁学堂”暨2025年第1期“开科见长”活动走进万江街道滘联社区、拔蛟窝社区,通过“课堂教学+植树实践+现场教学”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地感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为“百千万工程”增添绿美底色。

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和市直单位科长以及各镇街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与学习交流。

0b0b74c07b814ead90db07207755a2d9.jpg

“莞雁学堂”学员实地感受龙舟精神赋能社区蝶变。(摄影:张伊琳)

因地制宜种好一棵树打造一片林

栽什么树,施什么肥、如何浇水……第5期“莞雁学堂”联动“开科见长”活动,同步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市直单位科长们开展乡村绿化工作培训。

东莞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黄丽铭以“从林开始”为题,分享了绿美东莞的生态本底和建设成效,剖析了乡村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据介绍,东莞绿美本底比较丰厚,目前东莞有21个森林公园、2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东莞乡村绿化工作成效明显,新建口袋公园259个、“绿美小园”4774个、“美丽庭院”5763个,建设碧道210.32公里、绿道54.37公里、森林步道113.2公里。特别是2025年以来,乡村绿化植树16.8万株,不仅让许多市民“推门见绿”,更让大家在家门口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针对苗木选择、栽植规格、绿化管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黄丽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推动乡村绿化在经济性和景观效果方面取得最优值。

课堂上,干货满满,既有政策理论的深度解读,也有实践经验的生动分享,让大家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了对绿美生态的认识。

以绿美生态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万江街道滘联社区面积2.7平方公里,辖下分布11个自然村,乡村三面环江,水系发达,村内分布有39棵古树名木。近年来,成功打造了正丫湾绿美紫荆河堤、芳草围粉黛花海、蒲草湿地公园等网红生态“打卡点”,吸引周边居民游客前来观赏。

据了解,滘联社区建成了“先锋林”“青年林”“巾帼林”“同心林”等,打造了绿美示范点“蒲草公园”,被授予“广东省绿美红色乡村”“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东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等称号。

滘联社区党委书记叶华柱表示:“社区乡村绿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关键在于党建引领。”近年来,滘联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协调统筹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助推社区绿美乡村建设工作,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持续擦亮“厚德滘联,惠从党来”党建品牌,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让群众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中提升幸福感。

现场教学

探寻美丽乡村发展密码

植树活动结束后,全体学员分组赴滘联社区、拔蛟窝社区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百千万工程”“美丽庭院”建设成效,深入探寻乡村发展的成功密码。

走进拔蛟窝社区,“‘美丽庭院’示范街”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两旁的庭院各具特色,繁花似锦、绿树成荫,100多户街道级“美丽庭院”典型户成为了社区的亮丽风景线,真正实现了“推门见绿,移步换景”的美好愿景。

拔蛟窝社区党委书记陈雪峰介绍,社区党委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重要抓手,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巾帼推动+群众响应”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收纳达人、园艺能手的技术优势,组建导师团和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一户一策”方案,引导居民将现代美学元素融入庭院设计。在保留房屋原有造型特点的同时,选择适合的花草和装饰,因地制宜构建精致的庭院和阳台。“示范户挂牌+积分兑换”激励制度,让居民看到成效,享受实惠,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社区居民从“要我建”转向“我要建”。

走进滘联社区,正丫湾碧波荡漾,万里碧道杨柳依依,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乡村品质生活。

近年来,滘联社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深入挖掘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与文化宝藏,在多个维度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绽放出独特的蝶变之美。

叶华柱分享了龙舟精神赋能社区蝶变历程。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滘联社区落实“清理、拆除、整治”组合拳,将多年堆积的杂物、垃圾一扫而空,让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整洁如新,还腾出近5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

滘联社区坚持文化与生态相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凭借自身优势,成功引进四大市镇项目,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社区年集体经营收入比2014年增长6倍,纯收入增长25倍,催生出龙舟俱乐部、有龙营地等多元业态经济,让居民同享生态红利。滘联社区从一个落后问题村蝶变成网红典型村,成为东莞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样板。

来源:东莞日报 东莞+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附件:

                     
版权所有:东莞市林业局 copyright © 201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419000092  投诉电话:0769-22222176
投诉举报邮箱:dgslyj-bgs@dg.gov.cn    通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万寿路70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2092号


防治“吃空饷”举报邮箱:dgslyj-rsk@dg.gov.cn  联系电话:0769-22222841    备案号:粤ICP备191253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