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世界湿地日|保护湿地,共筑未来:守护红树林

发布日期:2025-02-05 11:04:47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一片神奇的绿色守护者——红树林,作为湿地的一种,它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防灾减灾、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1.png

海洋系统的绿色堡垒

每一株红树植物,都是净化海水的“卫士”。它们凭借发达根系过滤水中杂质、吸收过量营养物质,有效遏制海水富营养化,让近海海域保持澄澈,为海洋生物营造宜居环境,稳固海洋生态根基。同时,红树林作为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桥梁”,促进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保障生态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

防灾减灾的强大屏障

红树林凭借其错综复杂的根系深入海底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撑体系,牢牢锁住海岸泥沙。据研究,在有红树林防护的区域,土壤侵蚀速率能降低 80%以上。面对台风、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红树林层层枝叶削弱海浪冲击力,可削减高达 70%—90%的波浪能量,让后方陆地、村庄、城市设施免受肆虐海浪直接冲击,大幅降低灾害损失。

生态系统的丰富宝库

红树林为众多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觅食和繁衍场所,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红树林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充满无限生机和趣味。

东莞市红树林资源现状

分布情况

东莞市现有红树林湿地面积33公顷,主要分布在:

·滨海湾新区:拥有22.031公顷的红树林,是东莞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

·沙田镇:分布着10.964公顷的红树林,主要集中在穗丰年湿地公园等地。

图片2.png

东莞穗丰年湿地公园

主要种类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拉关木、桐花树、秋茄、老鼠簕、卤蕨、木榄等。

图片2(1).png

秋茄

半红树植物:黄槿、海杧果、阔苞菊、许树等。

图片4.png

黄槿

保护修复成效

(一)超额完成任务目标。根据《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要求,2021-2024年,全市需营造红树林4.04公顷,修复红树林21.92公顷,实际营造红树林7.11公顷,修复红树林23.13公顷,分别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76%和5.5%。

(二)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印发《东莞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对全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明确红树林的保护目标,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三)严格落实保护管理。根据国土三调数据,东莞现有红树林已全部纳入现阶段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红树林不受建设行为破坏。

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引擎

·滨海湾新区苗涌生态长廊全长约1.6千米,依托苗涌优良的红树林,突出生态保护、运动休闲、科普教育功能,打造人与自然共融共享的滨海生态长廊。项目始终秉持保护红树林的生态理念,通过碎石步道、趣味碎石台阶等设计,将红树林与园林景观巧妙结合,兼顾发挥了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项目建有苗涌碧道生态景观慢行系统、林荫步道、入园广场、两个小型停车场等。

图片5.png

·沙田穗丰年湿地公园紧扣疍家文化主题,集湿地、绿地、林地、农田等各类生态系统为一体,全力建设中国(东莞)疍家水生态区。如今,这个目标已初见成效,其中红树林和其他绿化、渔船、农田、村落等景观交相辉映,成为穗丰年湿地公园重现疍家文化的重要元素。

图片6.png

让我们一起守护红树林,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为这片珍贵的“海上森林”撑起保护伞,让它持续赋能生态与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附件:

                     
版权所有:东莞市林业局 copyright © 2018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419000092  投诉电话:0769-22222176
投诉举报邮箱:dgslyj-bgs@dg.gov.cn    通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万寿路70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2092号


防治“吃空饷”举报邮箱:dgslyj-rsk@dg.gov.cn  联系电话:0769-22222841    备案号:粤ICP备191253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