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政企合作项目变“绿废”为宝
多年前,超强台风“山竹”重创东莞,各大森林公园一片狼藉,树木倾倒,树叶折断,形成大量难以处理的园林废弃物。基层林业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借助科技解决林业实际问题。幸运的是,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率先与深圳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合作,找到了变废为宝的出路,通过各种生产工艺,将“绿废”转化为美观、可降解的木质覆盖物。
据悉,该项目是东莞林业首个政企合作的绿色循环项目,截至目前通过将园林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已实现“绿废”不出园。今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教育等议题正成为热点话题。未来,该项目如发展壮大,将能点绿成金,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成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助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
尹玉镇展示有机覆盖物
“绿废”处理课题促政企合作
“有些边坡塌方,倾倒的树木造成大量的断木、断枝,而这些断枝不规则,又掺杂泥土,既无法作木材再利用,也无法进行焚烧。”大岭山森林公园综合股负责人谭秉章至今回忆起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仍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堆满了公园的停车场、入口及广场,公园领导对此头疼不已:以往废弃物产生不多,可拉到焚烧厂处理,但是2018年的产生的废弃物太多了,如果拉到焚烧厂,光砍锯、装卸、运输的费用就不是笔小数目。那么,能不能就地处理再利用呢?后经相关部门介绍,公园领导听说深圳有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可以就地处理,还能变废为宝。
此后,经过多番考察,加上当年政府部门提出“蓝天保卫战”工作要求及农林废弃物处理要求,在市林业局的支持鼓励下,大岭山森林公园大胆尝试,与摩驰环保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探索绿色植物废弃物处理,共同开发可降解、无公害的木质覆盖物,该项目列入了当年工作任务的试点,这项合作也成为东莞林业首个政企合作的生物循环再利用项目。
有机覆盖物可应用绿美庭院、绿美城市建设
产品无公害耐高温可自然降解
有机覆盖物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生物体材料通过各种生产工艺,加工处理后铺设于园艺植物或树木周围土壤表面,起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肥力、抑制杂草、促进植栽生长及装饰美观等作用。那么,以大岭山森林公园“绿废”为原材料而生产的有机覆盖物有何独特之处和优势呢?
“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降解,不但对土壤没有伤害,还能实现土壤改良修复,促进植物生长。”摩驰环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玉镇告诉记者,摩驰的有机覆盖物按照是否添加无机固化剂又分为硬质产品和软质。使用时,先用加工出来的软质为基底,再铺设经过染色固化后的硬质有机覆盖物,既能固土防沙,改良土壤,又能美化环境,促进植物生长。“铺设一次可以保3~5年,重新再铺”。
有机覆盖物产品
尹玉镇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不少有机覆盖物采用白水泥、树脂胶来固化木屑,“这种覆盖物铺一年后,第二年就挥发、碎裂了,而且还对土壤和周边生物有害。”相比之下,摩驰采用的固化剂是引进的专利产品,“它是一种水性固化剂,有独特配方,纯无机,耐高温(约200摄氏度)高压,对环境无毒无公害。”尹玉镇告诉记者,垫底的那层软质产品进行发酵用的菌种也是经过本土化后已经适配国内土壤改良,它可让腐枝烂叶回归土壤,让它“化作春泥更护花”。
据悉,政企合作五年来,摩驰科技生产的有机覆盖物,广泛应用于东莞各类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以及古树名木活化。
据谭秉章介绍,大岭山森林公园知青房旁的母生名木树群和市林业局门前的绿化树池均采用了摩驰覆盖物,“不仅美化、净洁了道路,还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摩驰有机覆盖物还应用于东莞各镇街主干道路、景观休闲场所,像某镇沿江景观带之前铺的是劣质覆盖物,后经相关部门发现,更换铺设摩驰产品后,异味问题得到了解决。
摩驰覆盖物已应用于绿美城市品质提升中
参与自然教育,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近年来,自然教育发展如火如荼。2021年,大岭山森林公园入选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单。其中,摩驰环保公司还成为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展示点。近日,记者走访了该生物循环展示中心看到,入口处立有宣传板,宣传板下方展示彩色和原色的有机覆盖物产品,室内则以文图、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类有机覆盖物样品以及各类应用场景。
谭秉章表示,大岭山森林公园的自然教育主要通过公益课堂、体验课程、现场教学等形式,向市民深入介绍植物从育苗到枯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拓宽孩子们对生态科学的认知。摩驰生物循环展示中心作为自然教育基地的一部分,使得我们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树木枯死后的再利用方法和流程,进一步强化市民的生态发展理念。
当前,东莞正大力推动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2024年第1号林长令也提出发展绿色林经济,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资源,实现“点绿成金”。尹玉镇指出,摩驰有机覆盖物不仅绿色环保,还具有美观性,与“绿美”主题高度契合。它能够修复土壤、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是打造美丽庭院、绿美乡村、绿美城市和绿美通道的关键元素,代表了林业新质生产力。他希望借助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契机,让更多市民了解有机覆盖物的功能和用途,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