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茄树/
Kandelia obovata 秋茄树,属红树科秋茄树属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分布最广且耐寒性强的红树植物,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琉球群岛南部。秋茄树的胚轴瘦长,形似日常食用的茄子,因此得名秋茄树;又因胚轴宛如笔,故有俏皮别称“水笔仔”。 形态特征:通常高2米-3米,树皮呈红褐色,枝条粗壮且有膨大的节。树叶椭圆形、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叶脉不明显,托叶早落。花有短梗,花萼裂片革质,花后向外反卷;花瓣是白色膜质,雄蕊数量不定、长短各异,花柱丝状与雄蕊等长。果实圆锥形,胚轴细长。花果期几乎全年。 生态价值:秋茄树根系发达,喜生于海湾淤泥冲积深厚的泥滩,在一定立地条件上,常组成单优势种灌木群落,生于浅海和河流出口冲积带的盐滩,支柱根深扎泥泞海水,既适于生长在盐度较高的海滩,又能生长于淡水泛滥的地区,且能耐淹,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削弱海浪冲击力,是当之无愧的“海岸卫士”。其树皮含“单宁酸”,刮开树皮暴露于空气便会氧化变红。红树科家族的各个成员,其木材内部普遍都含有“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呈红或红褐色,“红树科”“红树林”之名由此而来。 经济价值:秋茄树材质坚重且耐腐,可作车轴、把柄等小件用材。其树皮可入药,能止血敛伤,主要用于治疗金创刀伤、水火烫伤等。 “胎生”的秋茄树 秋茄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胎生”现象,这是它独特的繁殖方式。在果实还挂在树上时,种子便开始萌发,持续从母体汲取营养,逐渐发育成幼苗形态。当胚轴发育成熟时,底部泛红、头重脚轻且底部尖锐。随着果实自然脱落,幼苗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掉落,若正好遇到退潮,胚轴就能顺势插入滩涂的泥土中扎根生长;要是遇到涨潮,富含单宁酸的胚轴能抗海水腐蚀,随波逐流数月,待抵达适宜处再扎根繁衍。 红树林既是森林又是湿地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