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古民居、古井……
春日暖阳下
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
在繁华喧闹的都市中
守着一份静谧之美
始建于宋朝时期的南社村
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这里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
人文底蕴深厚,族人人才辈出
当中,生长着一株形如船帆的古树
茶山南社细叶榕 这株细叶榕种植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干周长7.5米,如今仍苍翠茂盛。 南社古村落内有三级阶梯式的池塘,谢氏的20多间祠堂、公祠分立于两侧,分左、右屋宅居住。旧时有“左商”“右官”的说法,意思是住在左侧的人经商多,住在右侧的人做官多。细叶榕位于第二级池塘的分界左侧,从它所处的位置上看,它又像一艘大船的风帆,力推“船”向前进,大有“风正一帆悬”之态。 这株细叶榕树冠高大,树形优美,分枝众多,气生根与主干合抱,形成古村落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漫步在村落里发现,除了前来游玩、打卡的游客,不少南社村的村民也喜欢在古榕树下闲谈、健身,其乐融融。 南社村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与厚重的孝德人文底蕴,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南社村的乡村建设规划已转向实施推进阶段,南社村将继续修复活化历史传统建筑,拓展古村保护提升范围,联合打造“大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推动博物馆、非遗集市等特色文旅体验项目建设。 部分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