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蝴蝶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科普,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11月11日,由东莞市科协指导,东莞市林业事务中心主办的“保护生态家园 共建美丽湾区”东莞市蝴蝶多样性系列科普活动——中小学校蝴蝶世界的科普知识讲座及展示活动在东莞市东城第一小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内容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示与制作以及科普宣传三大环节,现场吸引了超1000名学生参与。
在科普讲座环节,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郑贵朝围绕蝴蝶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讲述蝴蝶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知识,讲述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分析蝶类种群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等,可以监测和预警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同学们认识到蝴蝶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领略蝴蝶多样性之美和生态环境的奥秘。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颂颂重点讲解蝴蝶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从蝴蝶的种类与生活习性讲起,讲述蝴蝶与植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蝴蝶如何依赖特定植物生存等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让青少年学生认识蝴蝶这一美丽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它们作为环境指示物种的重要意义,启发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思考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 此次科普讲座从蝴蝶的生命历程到生态行为,再到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将这些知识串联,形成趣味满满的科普讲座,如同打开一本蝴蝶百科全书。 科普展示与制作环节,通过蝴蝶模型制作和观察蝴蝶标本以及科普展板等内容,蝴蝶的纹理、色彩和翅膀的细微特征一览无余,它们宛如大自然的艺术品,保存着生命的奥秘,让青少年深刻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与生命的精致,了解蝴蝶的生存智慧。 科普展板也是一大亮点,不仅展示了蝴蝶的外貌,还标注了蝴蝶种类、习性等信息,内容生动有趣,有的以蝴蝶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让青少年可以直观地了解蝴蝶的栖息之所;有的以蝴蝶的迁徙路线为线索,用箭头和地图展示它们的奇妙旅程,使青少年对蝴蝶复杂多样的生态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科普宣传环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蝴蝶之美,活动精心准备了科普宣传册,涵盖蝴蝶的种类、独特的花纹特征、飞行习性以及它们喜爱的栖息环境,从各个角度展示蝴蝶的优美形态,无论是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姿态,还是停歇在叶片上休憩的模样,都清晰呈现,便于青少年长期观察和阅读。 本次活动,可以让青少年学习到蝴蝶多样性以及与生态环境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激发了青少年对蝴蝶及生态环境的兴趣和保护热情,提升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教育与科普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